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很多家长认为,
手机开启了“护眼模式”,
对孩子眼睛的伤害几乎就没有了,
于是放任孩子在休息时间
无节制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那么“护眼模式”真的能护眼吗?
专业医生来告诉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护眼模式”
到底是啥原理?
事实上,“护眼模式”是通过调节手机屏幕的色温和亮度等参数,把屏幕的光谱调成偏黄色的暖色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短波蓝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但不能完全消除。
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眼睛最大的伤害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产生的视疲劳。
一方面,玩手机时由于注意力集中,眨眼次数大大减少,对泪膜的形成造成了影响,容易引发眼部干涩等症状;
另一方面,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闪烁的手机屏幕容易刺激眼睛,引起酸胀不适等视疲劳症状。
因此,手机等电子产品即便开启了“护眼模式”,如果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护眼效果,更不能防控近视。
儿童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儿童青少年每天娱乐性视屏时间不宜过久。观看电子屏幕要适时休息,建议每次看屏幕20分钟以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即“三个20”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岁以上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如果因学习必须要使用电子产品时,建议选择屏幕大、分辨率高的电子产品进行学习。
怎样预防近视?
一、每天保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大约2小时,户外活动、沐浴阳光是近视预防最经济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
二、在生活中,孩子应少食甜食,避免身体及眼部钙质流失;
三、在家中学习及作业时可模拟室外明亮的学习环境及选择正确的护眼灯;
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长时间阅读、书写时应该间歇休息;
五、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孩子正确的写作姿势:端正坐姿,身体距离写字桌面一拳,眼睛距离作业本一尺,执笔的手指距离笔尖一寸,即为读写“三个1”原则;
六、日常保证充足睡眠,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叶黄素等;
七、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通常建议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学龄前3-6岁儿童建议尽早在医院建立“屈光档案”,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屈光状态的改变。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下列症状,那么可能已经发生视力改变:喜欢眯着眼看东西、看东西过近、经常揉眼睛、频繁眨眼、经常歪头或斜眼看东西、经常皱眉或者拉扯眼角等。
上述症状警示家长需要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孩子确实近视了,可通过佩戴近视眼镜、离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药物等方法控制近视的进展,避免孩子近视度数增长过快。
临床显示,如果将孩子近视度数控制在600度以内,眼轴控制在26mm以内,将会大大降低近视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提醒
“护眼模式”不能预防近视。预防近视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户外运动。日常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早建立“屈光档案”,定期带孩子在专业医疗机构检查孩子视力情况。
眼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