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投诉与监督热线:40001-95522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您的血脂是否达标?快来依据最新血脂标准对号入座!

来源: 时间:2024年10月18日 作者: 浏览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发生心梗、脑梗的基础,而血脂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料,原料越充足,越容易形成斑块,也就越容易发生心梗、脑梗。与血压、血糖相比较,血脂的各项指标更为复杂,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血脂~

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成分,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成分,也是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其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认为是“好胆固醇”,它的降低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另外脂蛋白(a)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成分。

血脂的正常范围

我们体检报告中常可以看到血脂报告,常见的正常范围及异常标准如下,但这是针对于年轻且完全健康人群来说的:

1

总胆固醇

正常范围:<5.2mmol/L

边缘升高:5.2~6.2mmol/L

升高≥6.2mmol/L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理想水平:<2.6mmol/L

合理水平:<3.4mmol/L

边缘升高:3.4~4.1mmol/L

升高:≥4.1mmol/L

3

甘油三酯(TG)

合理水平:<1.7mmol/L

边缘升高:1.7-2.3mmol/L

升高:≥2.3mol/L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降低:<1.0mmol/L

但是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肾疾病或者合并糖尿病的人或存在吸烟、肥胖、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不能依据上述标准来评估。因此,很多人体检血脂时,参照血脂标准看似“正常”,但仍需要使用降血脂药物。

血脂到什么水平该用降脂药

要控制在什么水平?

其实使用降脂药物的血脂水平及控制水平,与所患心脑肾疾病及合并危险因素有关。不同情况的人群用药、血脂控制目标都不相同,也就是病情越重,血脂控制的水平越低。病情较为复杂,需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进行评估。但朋友们自己可以依据以下内容进行初步评估:

1、有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且LDL>3.4mmol/L,建议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控制LDL<3.4mmol/L,若生活方式改变后仍不达标,可启动他汀治疗;

2、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若LDL>2.6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3、慢性肾病(III期或IV期)且LDL>2.6mmol/L,需接受他汀治疗;

4、 没有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但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也应接受他汀治疗,控制LDL在1.8mmol/L以下;

5、已确诊冠心病或脑梗的患者均应接受他汀治疗,控制LDL在1.8mmol/L,甚至1.4mol/L、1.0mmol/L以下。

甘油三酯增高

是不是危害轻一点?

无论植物油还是动物油,都有一个共同的俗称“脂肪”,还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就是油,一方面,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能量银行”,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油脂摄入太多、主食太多不能消耗,都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高甘油三酯血症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外,还可以引起另一危重疾病——急性胰腺炎,特别是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类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相当高,比正常人升高数倍,正常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常> 10 mmol/L。

少吃多运动、减轻体重、饮食清淡、戒酒是降低甘油三酯的可靠方法,甘油三酯太高的人一定要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避免胰腺炎发生。

降脂药物会损肝损肾吗?

常用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脂药物是他汀类,目前我国都是推荐中等剂量的他汀治疗,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 每天一次。

而降低甘油三酯的常用降脂药物为贝特类,如非诺贝特。他汀和贝特类都可能具有肝脏和肌肉的副作用,但是实际上发生率很低,而且停药后损害多是可逆的,可以恢复正常,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合理用药,他汀还是很安全的。但他汀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是明确的,不能因担心副作用,因小失大,放弃他汀治疗,使用“鱼油”、“保健品”、“三七粉”,这些不能替代他汀降胆固醇及稳定斑块的作用,无法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概率,达到维护生命健康的作用。

血脂异常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但对人体健康威胁巨大,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血脂异常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心血管内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