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投诉与监督热线:40001-95522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便血了到底是直肠癌还是痔疮?别让“经验”耽误了你的救命时机

来源: 时间:2025年02月24日 作者:胃肠外科 田顺化 浏览量:

45岁的张先生,半年来发现自己每次排便后手纸上都有血迹。由于工作繁忙,他并未重视,自行诊断为“上火痔疮”,并购买了痔疮药膏使用。然而,症状并未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出现了排便困难、腹痛以及体重骤降的情况。

最终,在家人的催促下,张先生前往医院就诊。肠镜检查发现,距离肛门8cm处有一个菜花样肿物,病理活检确诊为直肠腺癌。医生遗憾地表示,如果张先生能够及早就医,这个肿瘤完全可以通过保肛手术治愈,但由于延误治疗,肿瘤已经发展为晚期并发生了转移。

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我们,便血虽然常见,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仅凭“经验”自我诊断,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便血是许多肛肠疾病的共同症状,但不同疾病的出血特征和伴随症状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

混合痔的“血色警报”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肛肠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有争议,目前主要有静脉曲张学说、血管增生学说、肛垫下移学说等。

出血特征:出血通常呈鲜红色,表现为喷射状或滴落状,血液不与粪便混合,多出现在排便后。

伴随症状:患者常感到肛周瘙痒、疼痛,排便时可能有肿物脱出,但排便后肿物可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

典型诱因:长期辛辣饮食、久坐久蹲、妊娠期腹压增高、便秘或腹泻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痔疮。

痔疮的出血通常是间歇性的,且与排便习惯密切相关。虽然痔疮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长期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影响生活质量。

直肠癌的“致命伪装”

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其便血特征和症状包括:

出血特征:血液呈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有时伴有粘液或脓液。出血量可能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

危险信号:患者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即排便后仍有便意)、大便变细或形状改变(如扁条状)、持续性腹痛或腹部不适。

特殊征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如三个月内下降超过10%)。

直肠癌的便血常被误认为是痔疮,尤其是早期症状轻微时。临床数据显示,约28%的直肠癌患者初期仅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这使得早期诊断更加困难。

如何鉴别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痔疮出血通常是“先便后血”,即血液在排便后出现,且不与粪便混合;直肠癌出血则常表现为“便血交融”,即血液与粪便混合,可能伴有粘液或脓液。

当患者出现便血症状时,医生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和鉴别:

1、手指探查(直肠指检)

约70%的直肠癌位于直肠下段,可以通过直肠指检触及。医生通过手指触诊,能够分辨出痔疮的柔软包块与直肠癌的质硬肿物,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初步筛查方法。

2、电子肠镜检查

电子肠镜是诊断直肠癌的“金标准”。它可以通过高清成像发现微小的病灶,并同步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3、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可以辅助诊断直肠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哪些人容易患上直肠癌?

1、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史: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病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2、多年的IBD病史(超过6~8年):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长期炎症可能增加癌变风险。

3、长期便秘伴肛门坠胀感: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压力增加,诱发或加重肠道病变。

4、粪便隐血持续阳性:粪便隐血试验是筛查直肠癌的重要手段,持续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5、50岁以上突发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大便形状改变等,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专家提醒

临床数据显示,中青年直肠癌的误诊率高达39.7%,许多患者被误诊为痔疮或肠炎,从而延误治疗。如果出现便血持续2周未缓解、排便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不明原因的贫血(如乏力、面色苍白)、肛门疼痛与出血程度不匹配等情况,请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直肠癌?

1. 饮食与生活方式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摄入不少于25g膳食纤维(相当于500g蔬菜和200g粗粮),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保持适量运动:每天进行15分钟的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肛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

2. 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IBD病史或长期便秘者,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普通人群:4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便血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信号,可能是痔疮等良性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直肠癌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仅凭“经验”自我诊断,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明确病因,才是对自己生命最负责的态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胃肠外科 供稿

品宣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