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健康科普
来源: 时间:2021年07月12日 作者:陈晓玉 浏览量:
1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老年人以及心脏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是一种不规则的心律,开始于心脏的上腔室(心房)。在房颤期间,两个心房均不协调跳动或颤动,有时高达每分钟300至400次。电信号不是从窦房结开始,而是从两个心房的多个区域开始。
房颤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其中非瓣膜病房颤占绝大多数。
2 房颤有什么严重后果
房颤的不良后果有五个:
1. 难受: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头晕、乏力、失眠、导致心理压力,紧张、害怕恐惧等;
2. 心衰:心脏功能下降,舒张功能降低,心缓心衰;
3. 卒中:房颤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栓塞,血栓不知道哪天掉下来,随血管全身流动,堵到哪里,哪里就出问题。最容易堵到脑血管形成脑血栓,半身不遂;
4. 缺血:如果同时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房颤会加重心肌缺血;
5. 猝死:房颤属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猝死率一般都会比普通人群高5-6倍,长期服用抗心律药物除了会促心率外也会增加猝死率;
3房颤的现状
1.我国现患人数达1000万以上,全球房颤患病人数3350万,到2060年将增加2倍。
2.我国患病人数有快速上升的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中,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概率还会不断增加。
4如何治疗房颤
1、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心律平、地高辛、倍他乐克、可达龙等。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可显著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心房内形成附壁血栓,预防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造成其他脏器柱栓塞,特别是脑栓塞,常用药物是华法林。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治疗房颤必须要在医生指导用药和监护随访下进行,病人不可自己随意用药,否则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去除房颤的病因和诱因对治疗房颤十分重要,因其可能消除、控制和防止房颤的发生。
2、肺静脉导管消融手术
研究发现,约90%的房颤触发于肺静脉环肺静脉的电隔离,是房颤消融的基石。房颤早期接受消融,可以达到90%以上的成功率。随着房颤维持时间延长,术后复发率升高,因此,要根治房颤“越早越好”。
导管消融手术使用能量加热,这会导致疤痕的形成。疤痕阻断了异常的电信号。如果房颤的触发源在肺静脉,消融线会打在肺静脉周围。这能将引发房颤的异常心脏细胞与心房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这样信号就不会传播并持续房颤。
对于导管消融手术来说,导管是一种长而细的软管,他们从腿部和颈部的静脉插入,之后深入心脏来记录心脏不同腔室的电活动。
几根导管被放置穿过分隔两个心房的心肌(即,间隔)。左心房中的导管进行消融。能量可以在肺静脉周围传递,以隔离一个或多个触发源。
5什么样的房颤需要射频消融术
1、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这里所说的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间断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小于7天,一般会小于2天。如果房颤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很明显,比如心慌、乏力、尿频、没精神、活动时气喘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使用药物效果不佳,则可以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总体来说这类患者手术是较好的。如果是孤立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也就是说没有过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则手术后会更好。不仅可以治疗房颤,改善症状,还可以推迟出现持续房颤的时间。
2、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长程)持续性房颤
说完阵发性房颤,咱们再谈谈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时间在1周以上,如果超过1年,则临床上称为长程持续房颤,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脏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心房心室会增大,一般时间越长、心房增大的会更明显,射频消融手术难度会加大、成功可能性会降低。所以说对于房颤患者来讲,如果准备行射频消融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
心内科 供稿
社会服务部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