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24年05月29日 作者: 浏览量:
近日,79岁的林先生(化姓)突发消化道大出血,血压低至89/35毫米汞柱,生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多学科协作,MDT团队轮番上阵成功打赢了一场“生命保卫战”,成功挽救他的生命。
ICU医护团队不断给林先生鼓劲。郭子建 摄
突发消化道大出血 79岁老人命悬一线
今年4月,林先生因急性脑梗死引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模糊”,来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综合医疗科病区入住治疗。5月6日,他突然出现便血、呕血、意识模糊等症状,查体血压低至89/35毫米汞柱,血红蛋白急剧下降,伴随意识模糊、失血性休克的表现,考虑为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病情十分凶险。
经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会诊评估后,林先生被转至重症医学科(ICU)接受进一步治疗。因他属于高龄患者,且曾因冠心病多次植入支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还患有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严重、复杂的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随时可能因出血加重,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意外情况危及生命。ICU团队一边向林先生家属充分告知病情,征得家属知情同意,另一边,一场生命与死神之间的赛跑已悄然拉开序幕。
多学科组成MDT团队 与死神赛跑紧急止血
时间紧急,医院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科室快速组成一个消化道止血MDT团队。
林先生因休克意识模糊,氧合下降,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医护人员为他实施了保护性气管插管,立即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紧急建立静脉通路,予以输血、补液、抗休克等治疗。
尽管他的生命体征暂时好转,但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很可能因大量失血而面临生命危险。消化内科主任杜勇立即在床边进行内镜治疗,胃镜检查发现林先生胃窦部巨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迅速予以钛夹行止血处理。
与此同时,输血科根据病情制定了科学输血方案,并克服困难优先保障。在陆续输入6000余毫升血液后,随着血压的逐渐回升,林先生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ICU医护知道,守护生命的战斗还远未结束,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呼吸机脱机“拔管攻坚战”。
昼夜不眠守护床侧 打赢“拔管攻坚战”
在医院ICU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林先生的情况逐渐好转起来。但由于患有慢阻肺合并感染、冠心病,心肺功能极差,他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生命,脱机拔管风险较大。
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ICU医护心中的焦虑也不断增长,因为机械通气多一天,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就会多一分,患者呼吸机依赖就会更强,而越早实现脱机拔管,后期肺功能康复情况就会越好。
“要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尽快脱离呼吸机,实现自主通气。”5月8日一整晚,重症医学科郝谦主任医师带领医护团队昼夜不眠,密切监测林先生的情况。在他达到脱机指标后,郝谦主任医师当机立断为其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林先生出现喘息加重、气道痉挛、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此,早有准备的ICU医护团队立即给予其无创正压通气及适当镇静药物。
综合医疗科团队照顾林先生。郭子建 摄
在林先生对正压通气出现不耐受反应时,医护团队轮流过来安慰他,不断给他鼓劲,有效舒缓他的紧张和焦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整晚密切监测,林先生终于能撤除无创正压通气,面罩给氧能维持正常氧供,情况转危为安。20余名多学科医护的接力救治,终于将林先生从死亡线上拉回。病情平稳,5月10日,他转回综合医疗科继续对症治疗。
经过综合医疗科医护团队两周时间的精心照料,他逐渐康复,并于5月24日顺利出院。
林先生家属给ICU团队送来锦旗。郭子建 摄
集高龄、心肺功能极差,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等诸多高危因素于一身,林先生的病情凶险,整个抢救过程可谓是争分夺秒、惊心动魄。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输血科、综合医疗科等医护人员各尽其责,通力配合,各个环节无缝对接,提高了抢救效率,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王慧文 郭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