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5月15日下午,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承办的“基层肿瘤营养能力提升项目”学术会议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D栋4楼培训室圆满召开。大会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周福祥教授与湖北省肿瘤医院的梁新军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吸引了近百名肿瘤营养领域专家、临床医生及学者参会,共同探讨肿瘤营养治疗的前沿进展与实践经验。
开幕式:共话肿瘤营养发展新篇章
会议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柯贤军教授与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医务科科长杨明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两位教授强调了肿瘤营养治疗在综合诊疗中的核心地位,并呼吁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营养支持能力建设。随后,周福祥教授与梁新军教授作为学会代表致辞,指出提升基层营养治疗水平对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意义。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授牌仪式,标志着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在肿瘤营养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学术前沿:聚焦指南更新与实践创新
会议围绕肿瘤营养治疗的多维度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主任医师徐会教授以《肿瘤放疗营养疗法》为题,系统阐述了放疗期间营养干预的策略;湖北省肿瘤医院徐洪丽医生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消化道肿瘤全程营养治疗实践》,强调个体化营养方案的重要性。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别雅琴医生则对《CSCO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4)》更新要点进行权威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最新循证依据。
此外,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郭小芳医生与武汉市第六医院王腾飞医生分别通过食管癌和晚期胃癌的典型病例,展示了营养治疗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关键作用。病例分享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现场多位专家从多学科角度提出见解,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多维讨论:聚焦痛点,共探临床解决方案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武汉市第六医院李青医生、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雷昊医生、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朱光胜医生等围绕肿瘤营养治疗的三大核心矛盾展开深度对话。
针对营养评估标准化议题,李青医生指出“基层机构缺乏统一评估工具,导致营养不良漏诊率高”,建议推广简易版量表并结合动态监测;雷昊医生则提出“需区分不同瘤种特异性指标”,例如消化道肿瘤应重点关注肌肉量变化。关于治疗时机选择的争议,朱光胜医生通过一例肺癌患者数据,论证早期营养干预可降低放疗中断率,但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尹竺晟医生提醒“过度营养支持可能干扰代谢治疗窗口”,强调需结合肿瘤分期与治疗路径制定个体化方案。
在基层落地挑战讨论中,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肿瘤科代丽君医生分享了县域医院通过“云平台联动三甲营养科”的实践案例,引发热议。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廖良功医生补充指出,需建立“筛查-干预-随访”标准化流程,并开发适配基层的培训工具包。
最终,专家共识明确:以多学科协作(MDT)为核心,将营养治疗嵌入肿瘤诊疗全周期,并纳入临床路径质控指标。
总结展望:深化实践,推动基层能力建设
会议尾声,周福祥教授与梁新军教授对本次会议成果进行总结。两位主席指出,会议通过指南解读、案例分享与多学科讨论,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肿瘤营养治疗的实用工具与临床思维框架。未来需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依托学会资源,开展区域性培训,推动营养筛查、个体化干预等技术在基层落地;二是强化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肿瘤科、营养科、护理团队的联动,提升患者全程管理的规范性。会后,与会专家围绕基层实际需求展开进一步交流,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肿瘤科 周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