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来源: 时间:2020年06月21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勿修改) 浏览量:
首个“泰康同济宝宝”
6月23日上午,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副院长柯贤军来到医院产科病房,看望刚刚当上妈妈的万女士及其家人,并代表医院为她送上一枚寓意新生与希望的“生命树”胸针。就在头一天,万女士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这也是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产科开科以来迎来的第一位小天使。
柯贤军院长看望产妇
对于万女士来说,当妈妈的历程并不容易,她妊娠合并贫血,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2周,且怀疑为巨大儿,预产期原为6月14日,但迟迟未见发作。6月21日住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产科时,已是怀孕41周,医护人员对产妇严密监测胎心胎动。6月22日,产科主任许小平查房时仔细对比3次胎心监护发现,随着微弱的宫缩,胎心出现2次减速,考虑很可能是脐带绕颈导致。
经过综合评估,许小平主任告知产妇和家属,试产风险和试产后转剖宫产可能性较大,建议行剖宫产手术。征得同意后,她联同麻醉科、手术室共同协作开展手术,术中发现宝宝不仅脐带绕颈,且脐带绕肩1周,并伴有脐带真结,这证明了许小平主任之前的判断——若是产道分娩,难免会出现中途改为剖宫产的状况。
妈妈与宝宝的第一次见面
6月22日上午11点48分,伴随着手术室传出的“哇”的一声啼哭,万女士顺利产下一名7斤6两的男宝宝,母子平安。当新生儿的脚印和母亲的指印印到新生儿分娩记录单上时,两个生命间的血缘连接让人无限感动;看着刚出生的新生儿软绵绵地趴在自己的胸前,新妈妈满脸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作为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出生的第一位宝宝,柯贤军副院长对产妇及家属的信任表示感谢,祝愿宝宝健康成长,宝妈早日康复。在看到宝宝熟睡时可爱的模样,他不禁回忆起20多年前自己初为人父时的场景,动情地说:“当年的条件不比现在,现在医学发达,医院不断在壮大软硬件实力,为江城孕妈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条件。”
生命树胸针
合影
泰康同济迎来多个首例
除了迎来首例新生宝宝外,自开诊以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近期还迎来了多个"首例”。
第一台急诊手术
第一台急诊手术
6月18日晚,胸心外科迎来第一台急诊手术:复发性张力性气胸。手术由胸心外科王荣平主任、麻醉科秦智刚主任通力合作完成。该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做过一次气胸手术,本次为术后复发。术中可见胸腔多处严重黏连、广泛融合性肺大疱、疱性肺气肿。王荣平主任在2厘米的操作孔下仔细分离粘连,细心缝扎多处肺大疱后,顺利完成了“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胸膜固定术”。
急救第一位重型血友病患者
第一位重型血友病患者
6月18日上午,血液内科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重型血友病。患者因反复关节腔出血导致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畸形,常年居家自助注射凝血因子。患者来诊途中左髋关节已有不适,就诊时关节出血突然加重引起疼痛加剧。情急之下,血液内科李菁媛主任立即联系急诊内科程青主任,并亲自陪同患者及家属前往急诊抢救,多方协作下迅速给患者注射了重组人凝血因子Vlll止血。数分钟后,患者疼痛缓解,15分钟后患者可自主行走,出血控制,病情转危为安。
普外科开展“三镜联合”手术
“三镜联合手术”
6月18日,普通外科顺利完成3台微创手术,1台4级手术,2台2级手术。其中4级手术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消化内镜鼻胆管管置入术,三镜联合,用最小的创伤解除患者最大的问题,患者次日均可下床活动,精神状态良好,术后体验感佳。
第一台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手术
第一台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手术
6月17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骨科迎来第一台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手术,患者腰腿痛20余年,腰椎MRI显示:L3-4椎间盘膨出,L4-5椎间盘膨出并脱出,腰椎退变,骶管多发小囊肿,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姚士军主任为其行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术,该手术属微创手术,只有几厘米小创口,术后恢复快,患者恢复良好,四肢活动良好。
口腔科第一例种植体植入术
6月23日上午,口腔科顺利完成第一例种植体植入术,雷敬主任为52岁的邬先生进行了15种植体植入手术,手术过程顺利,用时仅30分钟,术后x线片显示植体完美就位。
特需医疗部迎来首位外籍患者
首位外籍客户
6月24日下午,特需医疗部病房内出现温馨一幕:首位外籍患者为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可口的水果糕点,并将题为“白衣天使医者仁心”的字画献给医护人员,以感谢普外科医生及特需医疗部连日来的悉心治疗和用心照料。据悉,该患者于6月17日入住特需病房,将于25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