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投诉与监督热线:40001-95522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8月2日,泰康同济喜获两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四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来源: 时间:2024年08月02日 作者: 浏览量:

  8月2日,武汉市卫健委公布了2024年度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和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名单,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病理科、临床药学获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影像科、康复科、护理获评“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准,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开业四年多以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始终高度重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工作,以创建三甲医院为契机,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科研管理、学科发展的创新之路,通过学科发展带动全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自2023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首次参评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及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选以来,目前泰康同济共拥有信息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信息科、胸外科、病理科、临床药学等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结直肠肛门外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影像科、康复科与护理部等5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未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将继续发扬“迎着困难上”的抗疫精神,对标国家与省市标准,持续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争创更多优势重点专科,坚决践行“长寿医院”战略,坚定不移打造“三好医院”,护航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市级重点专科介绍】

  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

  ——病理科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病理科主要工作区域分为快速冰冻切片室、细胞病理学检查室、组织病理学技术室、特殊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室、分子学及PCR室、病理诊断室、远程会诊及多功能教学室、病理档案室等,面积达1000平方米。

  科室涵盖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有相应的专业方向,能承担包括细胞病理、组织病理以及分子学病理等各项临床病理业务,应用常规及现代病理学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及时准确的规范化病理诊断。学科带头人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担任多项专业学术学会协会的全国委员及常委、省级副主任委员、委员及市级委员等,长期担任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主任,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疑难病理会诊,分子病理学的应用以及临床病理带教和相关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

  ——药学部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药学部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事管理工作涵盖处方审核与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监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TDM)、药物基因组学检测、静脉用药集中配置、药物利用分析、用药咨询与教育、药学门诊与会诊、药学监护、药物重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与处理等多个方面。

  药学部现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博士1名,硕士20名,高级职称药师4名,中级职称药师18名。此外,有37人次在国家和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彰显了学术领域的显著影响力。

  在全国处方抽查工作中,处方适宜率获全国第六、湖北省第一的优秀成绩。“合理用药,让多重耐药菌无处遁形”获全国第五届感染微视频大赛金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连续三年获省市表彰。

  武汉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放射影像科

  放射影像科经过全科人员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一个功能齐全的临床诊疗科室,承担着医院临床诊疗、健康体检和科研教学等任务。科室人才结构合理,现有47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及技术专业人员,其中高级职称7人(正高3人)、中级职称20人,含同济医院兼职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来自省内知名三甲医院,为武汉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担任国家、省、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及副主委等职务。

  全科由普通放射室、CT室、MRI室、导管室等组成,诊断专业组分为心胸、腹部、神经头颈骨肌及介入等四个亚专业组,能开展全身各部位的X摄片和特殊造影检查,以及全身各部位的CT检查,CT血管成像,MRI检查,MRI血管成像,MRI脑功能检查,心脑血管造影和外周血管造影,乳腺钼靶检查等。

  全科将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为核心,以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为宗旨,携手临床为解除患者病痛、保障患者健康贡献力量。

  武汉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超声影像科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超声影像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深度合作,为广大患者和临床提供覆盖面宽广的高质量超声检查。科室广泛开展胸腹部、妇产、心脏、颈脑四肢血管、浅表神经肌骨、小儿及成人颅脑、肛肠超声等全身多系统多脏器超声检查,并且结合临床和患者所需,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包括经食道超声、增强超声、介入超声、盆底超声、术中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将以便捷、高效、无辐射、高性价比的优势为患者的诊疗保驾护航。

  超声影像科全部医师均具有临床医学背景、多年省部级教学医院或三甲医院超声专业培训及工作经历,专业背景扎实;科室现有医护22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4人,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14人。学科带头人兼科室主任周佩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解放军总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从事超声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专业方向为介入超声诊疗和胸腹部、神经肌骨、浅表小器官、血管超声等多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开展增强超声、超声引导下活检、置管引流及肿瘤消融治疗等多项介入性超声新技术,临床经验丰富。学术带头人邓又斌教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五届至第九届常务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和《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等多家杂志编委。

  超声影像科以国际国内指南及专家共识为指导,推广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的超声检查和诊断标准,与国际接轨,与前沿同行,持续学习,与时俱进,力求以高质量的专业技术、舒适的检查环境、和谐的医患关系,携手临床为解除患者之病痛,保障患者之健康,贡献力量。

  武汉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康复医学科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前沿的康复理念,国内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优秀的医护技康复团队。科室开展的康复亚专科包括神经康复、重症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等。

  科室现有医师8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7名。科室设立有康复评定区、运动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吞咽及认知治疗区。康复设备齐全,包括上、下肢机器人,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器,康复机器人手套,平衡功能检查训练仪,天轨平行杠一体步行训练系统等,拥有26人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科室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健行致远”的康复理念,建立“预防-诊断-治疗-宣教”的疾病全过程康复体系,不仅治病救人,更加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拥有更加完整的人生。

  武汉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护理部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全院设置护理单元27个,现有护理人员412人,培养国家级、省市级重症护理、手术室护理、肿瘤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伤口造口护理、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安宁疗护等领域专科护士30名。现开设PICC、伤口造口、糖尿病、助产护理4个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特色护理服务。近年来,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1项,实现专利转化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60余篇,其中SCI类6篇;荣获武汉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17项。

  临床护理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对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切实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全院优质护理覆盖率达100%,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从入院到出院为患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开展了“37℃爱手术患者规范化体温管理”、门诊住院全流程双闭环“护蝶行动”、“银龄畅通就诊模式”、“点滴服务暖人心”等一系列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举措,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开展慢病医防融合社区治理;举办“孕妇学校”、“肾友会”、“小糖人”自我管理等活动;开展“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社区和线上护理科普直播,服务10万余人;提供上门和居家护理服务,为患者解决疑难愁盼问题,获得好评。

  未来,临床护理团队将继续秉承“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的核心价值观,基于瞄准国内一流,建设“长寿医院”的愿景,构建人在生命周期和健康过程中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高品质照护体系,同时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推动“健康中国”视域下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